毕淑敏,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,中共党员。
国家一级作家、内科主治医师、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,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,注册心理咨询师。
1969年,从军入伍,在喜马拉雅山、冈底斯山、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。历任卫生员、助理军医、军医等职。
1980年转业回北京。
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,开始专业写作,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。
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,硕士。
“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……她太正常、太良善,甚至于是太听话了。”王蒙曾这么评价毕淑敏。 即使是写小说,毕淑敏也没有忘记她作为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,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、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、文学、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、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。毕淑敏的确有这样一种魅力,她的语言和文字一样,春风化雨般无声地滋润、净化甚至提升着每一颗走近她的心灵。
从1987年发表处女作《昆仑殇》起,到《预约死亡》、《婚姻鞋》和此后的《红处方》《拯救乳房》 等长篇小说,毕淑敏就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、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、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。
曾获庄重文文学奖、小说月报第四、五、六届百花奖、当代文学奖、陈伯吹儿童文学奖、北京文学奖、昆仑文学奖、解放军文艺奖、青年文学奖、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、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,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。
然而到1998年,毕淑敏46岁时,她突然把写作放下,去北师大读了心理学硕士。
可是,这个学生还是不好做的,这时毕淑敏的儿子都已经上大四了。
刚开始,她学得很吃力,常常不合格,把论文写得像散文,因而受到批评。毕淑敏说:“那一刻让我特别自卑,而且对自己丧失信心,由作家、医生一下子成了全班的差生。”
她认真地分析和认识自己,找到长处和弱点,当害怕、妥协等负面的情绪出现时,她努力做到不焦虑,“孤独是我正常人生的一部分,我比以往更懂得尊重别人,因为每个生命都是那么宝贵。”
最终,毕淑敏取得了硕士学位,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。
毕淑敏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,笔下文字渗透着睿智和温情。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,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。
2010年2月6日,毕淑敏做客CCTV-10播出的《百家讲坛》栏目,《破解幸福密码》。
2010年4月24日,毕淑敏万芳等做客《艺术人生》,读书点亮人生。
2013年10月7日,毕淑敏做客CCTV-1播出的《开讲啦》栏目,第063期《别给人生留遗憾》。
1、淑女必书女。 2、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。书不是胭脂,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。书不是棍棒,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。书不是羽毛,却会使女人飞翔。书不是万能的,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。 3、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,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。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,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。
4、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,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。 5、一些事情,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。当我们懂得的时候,已不再年轻。
你读过毕淑敏的哪些文章?
感谢您的观看!
您好!
您当前打开的这个微课是受控的,您不能做任何操作和快进翻页!
对不起!
本课目前受到控制,您不能做任何操作和快进翻页!
您好!
教学模式已经关闭,您可以自由翻页!
长按二维码保存或发生给朋友吧!
请先输入你就读的学校,
才能再选择你就读的专业哦!